兵馬未動糧草先行─南陽充電電網系統建置與服務體驗 (未配圖)

林柏攸

撰文

26

2022

7月

29

Hyundai 集團在上個世紀 1990 年代開始,就已經投入 EV (Electric Vehicle) 純電動車款的研發,時至今日已經有多款電能車款問世,並陸續在全球各大市場上市販售,目前除了一般車系中推出電能作品,如先前篇章中提到的 Ioniq 車系、Kona 車系中的 Kona Hybrid、Kona Electric,氫燃料電池 Nexo 車系等,也特別推出電能子品牌 Ioniq,這個以純電車為主軸的子品牌現今業已有量產作品 Ioniq 5 登場。

隨著臺灣市場在法規趨勢、消費者對電動車關注度越來越高等因素,南陽實業也相當積極地在國內推展電能車款,除了先後推出 Ioniq Hybrid、Kona Hybrid 之外,也在 2021 年第三季時,在國內市場發表了首款純電作品:Kona Electric,後續其他電能車款導入計畫也積極公布,展現 Hyundai 對於電能未來的蓄勢待發。

電能既然是已經可以確定的未來趨勢,那麼相關配套軟硬體的布建,也成為許多消費者跨足電能領域前,最想要知道、也不容錯過的重要事宜;畢竟,兵馬未動糧草先行,開電動車前總要先知道,可以去哪裡補充能量吧!

充電速度影響消費者接受度,但同步也需要調整使用心態

雖然在前面篇章已經有提到過,但在更進一步了解 Hyundai 於國內市場的充電電網系統建置、服務網絡之前,還是要簡單來聊一下「電能」:眾所周知的是電能確定會是未來發展方向,雖然還需要一段不短時間,但目前來看其將完全取代燃油動力系統,而在電能發展道路上,其實也同樣有多種可能性,例如目前各大車廠積極量產上市販售的固態電池,以及希望能運用在商用市場的氫燃料電池。

固態電池相信多數消費者會比較熟悉,例如 Kona Electric、Ioniq 5 等純電車款、甚至在 Ioniq Hybrid、Kona Hybrid、Santa Fe Hybrid 上,搭載的電池就屬於固態電池範疇;至於氫燃料電池,其實有著相當多種類型,例如鹼性燃料電池、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、磷酸型燃料電池、融碳酸鹽燃料電池、以及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等,在汽車市場上的運用,主要是以採用質子交換膜類型的燃料電池為主。

不同於固態電池的架構,質子交換膜類型的燃料電池,填充燃料就是添加液態氫,這樣的使用型態相信會是多數消費者,較為習慣的模式,因為就如同添加油料一樣僅需要數分鐘即可完成;雖然在能源添加環節上更為便利,然而燃料電池想要普及,面臨著科技成本高昂、加氫站建置費用高昂等問題,因此各大車廠逐步將氫燃料電池科技發展,往商用車領域延伸。

至於固態電池的添加「燃料」,就是需要充電,或許消費者很容易會想要將使用傳統燃油車款的習慣,延伸到電動車款上,也就是希望能夠短短數分鐘內完成充電,但一者科技進展需要時間來突破,再者消費者也需要調整思維,畢竟是截然不同的科技呈現,就連能量消耗的方式也截然不同,這些都是需要調適與轉換的。

不過大家也不需要太過擔心,因為呼應著現代生活快速的節奏,充電、也同樣有提供快充與慢充等不同模式,前面所提到科技進展需要時間來突破,就是在講電動車快充的速度:早期即便是快充也需要數小時的時間,但現今在不同產品規格設訂下,從 40~50 分鐘即可充至 80%,到 20 分鐘完成 0~80%都已經實現,依此速度發展下去,10 分鐘時間提供數百公里續航里程也不無可能。

要快充?還是慢充?因應不同需求而用

充電樁之於電動車,就好似加油槍與燃油車款的關係,然而許多人可能會這樣想,推出電動車的車廠,應當也要建置充電樁以利車主,但其實並不需要,就好像汽車品牌大部分不會去蓋加油站一樣意思;因此多數推出電動車的品牌,多半會提供消費者購車時安裝家用充電樁,而因應並非家家戶戶都能安裝家用充電樁,因此也會與第三方充電業者合作,提供相關充電優惠服務,以 Kona Electric 為例,南陽實業選擇與 YES!來電:裕電能源攜手合作。

除了是著眼於第三方充電業者在充電樁布建的廣泛之外,也是與裕電公司攜手為車主們進行充電樁的安裝,從車主建置需求開始,聯繫相關場地管理人員 (如管委會)、現地場勘評估、工程報價與施工同意確認、充電樁到府施工安裝等,期間也會協助與管委會溝通等服務內容,這些同樣都是讓消費者在入主電動車款前,更具信心的相關服務規劃。

值得留意的是,前面提到的家用充電樁、第三方充電業者合作,主要乃是著墨於慢充、也就是 AC 交流電,充電速度較快的 DC 直流電則會比較少,這與建置成本有著很大關係;一般 AC 交流電慢充充電樁,充電功率多半為 7 kW (220V/32A),而 DC 直流電的快充設備,充電功率則為 63 kw 到 90 kW (420V~600V/150A) 不等,如此大功率輸出自然會有高熱產生,因此也需要有降溫設施配套等設計,因此快充充電樁科技成本高出許多,此外,快充充電的費用與慢充自然也有所差別。

當然,南陽實業並不會完全不設置充電裝置,未來短期目標是在 6 個都會區據點建設 e-Store 充電站,其中 3 座為 DC 直流快速充電站,分別是臺北內湖展示中心、臺中西屯展示中心、以及高雄博愛展示中心;而新北中和展示中心、桃園中壢展示中心、臺南的北臺南展示中心則是以 AC 交流電的慢充為主。

無論是快充站點還是慢充站點,南陽實業如此規畫,主要就是提供自家車主更多便利,也是提供車主一種「歸宿」概念,當然未來也必然會在更多展示據點提供相關服務;這樣設置因為以電動車長期使用、充電費用的角度來看,平日應當是以慢充為主,包含自宅、公有停車場、甚至於風景名勝停車場等,未來應當都會有慢充充電樁提供車主使用,而快充則更近似於「應急」、「旅程中途點」的概念,而國內各經銷據點自然就最適合做為車主的中途點,即便是自家展示中心是慢充設備,也是提供車主更多貼心服務的方式。

配合智慧型動裝置,完全消弭里程焦慮

車輛與智慧行動裝置的結合,在燃油車款上就已經開始廣泛運用,在電能車款上更是加大結合力道,不僅僅是在車載系統上能夠串連,還能更進一步拓展服務範圍,例如先行操作空調系統、啟動車輛、車門鎖啟閉等,更重要的,是協助駕駛人對車輛耗能掌握;Hyundai 針對自家電動車就提供了「HYUNDAI!來電」的車主 APP 應用程式。

「HYUNDAI!來電」電動車充電系統服務,最重要的功能,就是讓車主能掌握「補充能源的站點」,就好似傳統燃油車款需要找尋加油站一般,APP 會協助駕駛人找尋充電站並提供導航服務,同時也能夠顯示充電站是否還有空的充電樁;這也是相當重要的資訊,讓車主能夠避免長時間等候,讓行程能夠更為順暢。

「HYUNDAI!來電」還提供了數位支付的綁訂服務,並提供多種數位支付方式,而這也使得整個充電流程更為簡易,駕駛人透過應用程式找到充電站點並導航前往,車輛停好後插上充電槍並掃馬 QR Code,隨後確認充電站資訊與付款方式,就能夠去喝杯咖啡逛逛街,或者是回家休息。「HYUNDAI!來電」系統在車輛開始充電後會予以顯示通知,駕駛人也能夠隨時查詢充電狀況,滿電後系統也會再次提醒,而取車時只要一鍵支付後就能再次出發。

透過第三方充電服務與自家經銷通路,在快充與慢充充電站點規劃的硬體配置,智慧行動裝置更全面服務的軟體規劃,甚至於在銷售人員、服務人員對電動車輛 Know-How 上的訓練與熱誠服務,為了就是能提供消費者在切換至電能領域時,能夠享受到更為全面無虞的用車生活,這也是響應原廠邁向全電能品牌目標的積極回應。

廣告